可能連很多新會的本地人都不知道
新會陳皮茶文化的歷史其實非常悠久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這樣的記載:“柑皮紋粗,黃而厚,內多白膜,其味辛甘……以廣中(新會)采者為勝,清光緒三十四年的《新會鄉土志》記載:“茶,種于高山,三十年前,本境茶業極盛”,后來,民國28年,日軍入侵,新會的陳皮茶產業受到摧殘而式微。

清朝《新會縣志》所記載的新會城地圖
近年來,隨著新會陳皮產業的興起,柑普茶等陳皮(柑)茶受到全國人民的喜愛,新會的茶產業重新崛起。


特別是在茶坑、天馬、梅江等新會柑的著名產區,聚集了眾多陳皮(柑)茶企業。而這一帶的自然風景非常優美,景點匯聚,堪稱一條“茶旅游”線路。

今天,小編帶你一起來
看看這條新會“茶旅游”線路:梁啟超故居—凌云塔—新會陳皮村—小鳥天堂
梁啟超故居
梁啟超故居建于清光緒年間,是一幢古色古香的青磚土瓦平房,由故居、怡堂書室、回廊等建筑組成。



梁啟超紀念館
紀念館以豐富的歷史圖片展現了梁啟超愛國圖強、畢生奮斗的事跡,陳列展出了梁啟超的部分著作,有《飲冰室合集》、《歐游心影集》和《時務報》等珍貴典籍。

在梁啟超紀念館內,有一尊栩栩如生的梁啟超高仿硅膠坐像。

凌云塔
立天地間,感浩然之氣,
繞凌云塔,立凌云之志!

凌云塔,當地俗稱“子塔”(熊下面三點,讀ni音,第二聲),矗立于茶坑鳳山之巔,建于明萬歷年間。

凌云塔在鳳山頂上擎天柱立,像一枝如椽巨筆直插云霄,氣勢雄偉壯觀,自建成以來就成為了新會有名的名勝,新會舊八景中的“子歸帆”和新八景中的“銀洲塔影”,便是指此。因距梁啟超故居兩公里,少年梁啟超經常攀登此塔。

相傳,此塔的建成,提升了新會400年的“文運”,從此新會名人輩出。如此說來,學生哥不妨到塔下繞幾周,說不定還可以提升文昌運、考試運呢,哈哈~~
新會陳皮村
新會陳皮村不僅是新會陳皮產業的一個最重要平臺,云集眾多陳皮商家及多個陳皮(柑)茶標準加工廠,還是一個新興的旅游點,是“國家特色景觀旅游名村”。

新會陳皮村中環境優美,建筑獨具特色。

新會陳皮美食
這里的每一家食店都有自己的獨特風格,無論多嘴挑的食客都能找到自己喜愛的風味。

陳皮文化體驗館
在陳皮村里,沿著“竹光隧道”進入,時光仿佛要穿越到過去,全方位感受新會的陳皮文化及歷史文化。

猶如置身小鳥天堂的巨型古榕樹蔭下,亞洲最大智能玻璃屏幕(3.8米X26米),以上帝視覺,重現新會及新會陳皮的前世今生,無比震撼!



小鳥天堂
百年古榕,獨木成林,覆蓋水面1萬多平方米。樹上棲鳥千萬只,鳥樹相依,人鳥相處,和諧奇特,白鷺晨出暮歸,灰鷺暮出朝回,它們一早一晚,相互交替,形成“百鳥出巢、百鳥歸巢”自然奇觀。1933年,文學大師巴金先生深為這一奇觀所陶醉,寫下了優美的散文《鳥的天堂》,新會“小鳥天堂”從此深入人心。

乘船穿梭天馬江,欣賞到榕蔭滴翠、鳥語花香、漁歌互答、農耕勞作的水鄉景致。

在這里,你可以暢享“千畝生態濕地公園,百年古榕萬鳥齊飛”的壯觀景色,每天傍晚還有“百鳥歸巢”的勝景。


陳皮稱寶集久益香,稱寶集新會陳皮/柑普茶微信號(cpzj500)
此文由 【陳皮】新會陳皮_小青柑柑普茶_正宗新會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頁 > 新會陳皮 » 去江門新會旅游,你一會接觸到的新會陳皮茶文化
新會陳皮村在哪里?地址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