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陳九畹芳蘭氣,品盡千年普洱情”——和別的茶求“新”不同,普洱的好,恰是一個“陳”字。而“廣東三寶”之首——新會陳皮,則更是有著“千年人參,百年陳皮”的美譽,一個“陳”字,道盡其妙。二“陳”相遇,碰撞交融,又會生發出怎樣的醇厚甘香?
1、佳皮可陳,劣柑不可
初識柑普茶,是在一個初春的上午,幾個朋友閑坐,席間有人掏出一枚深褐色幾近烏黑的“果子”,請大家品評。定睛細看,外觀類陳皮,只是,不曾如此見過帶瓤的陳皮。正狐疑處,友人揭開果實的蓋,謎底揭開——是壓得密密實實的黑茶普洱!
掏出少許普洱,再將外殼的陳皮也掰下少許,混在一起,用開水泡過,不用洗茶直接倒入杯中,先觀其色,褐紅雜黃,溫潤明亮;再聞其香,釅香中隱約有陳皮的清香;再倒一杯,飲一口頓覺醇厚綿長,待細琢磨,又于喉間回甘,神清氣順。
仔細打聽,友人不免得意:“這可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制出來的茶,只有我們新會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這個概念新鮮。好奇一查,原來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于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準方能以地理名稱命名的產品。友人是地道的廣東新會人,他口中的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自然是“廣東第一寶”——新會陳皮。
陳皮本為橘類果實的成熟果皮。每年10至12月果實成熟時,摘下果實,剝取果皮,經陰干或通風干燥而成,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特效。陳皮產地眾多,多生于長江以南。新會除母親河潭江,東有西江支流匯入,南有銀州湖,三水交匯,汲取了營養如此豐富的灌溉用水,新會的茶枝柑皮自是yao效尤佳。不僅歷史上被定為貢品,清代大yi師葉天開所開的中yao“二陳湯”,也要特別注明“新會皮”,可謂美玉可琢,頑石不可也;佳皮可陳,劣柑不可也。
有意思的是,即使將新會柑移植到外地,其陳皮形狀組織結構雖然相似,但揮發油所含的成分及品味都有很大差異,yao用與調味效果還是大大不如??梢妵业乩順酥颈Wo產品這一稱號,絕對名副其實。
2、意趣相投,門當戶對
作為與之結了“姻緣”的普洱,二者不僅門當戶對,更是意趣相投。
論學歷,普洱同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算是“校友”;論年紀,新會陳皮有700余年歷史,普洱更甚,遠的不說,從三國時的“武侯遺種”算起,也有近1800年的歷史;論獨此一家,須得云南境內,以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制成的茶方可叫做普洱茶。盡管不同的茶山出產的普洱風味又有不同,恰如新會陳皮也有雙水區域出產的更為難得一樣,是共性上的小個性。例如西雙版納地區產的普洱,山高水險,在古代交通尤為艱難,茶葉外運全靠馬幫、牛幫,山路上耽擱的時間很長,有的路段馬幫一年只能走兩趟,牛幫只能走一趟,茶在馬背、牛背上長時間顛簸,日曬風吹雨淋,其內含物質徐徐轉化,導致當地的普洱茶陳香風味更濃,yao效功能更是倍增;論性情,普洱與陳皮一樣,性均溫,不僅都能調節腸胃,更有降血脂、解毒、通便、生津止渴、纖體緊膚等效果。
如此品性,堪稱絕配。
3、“二陳聯姻”自有淵源
話說道光廿七年(1847年),新會棠下鎮良溪村有一進士羅天池,在云南因故辭官回了老家。由于任職期間很喜歡飲當地的普洱茶,回鄉時便帶了許多。
當年秋天,羅天池感冒,妻子忙用陳年柑橘皮煮水給他服用,他以為是泡茶用的,將陳皮湯倒入了茶壺。待到一嘗,頓覺淡淡的陳年柑皮味和普洱茶混合的香味直透鼻孔,兩頰生香。喝了幾杯,便覺咽喉舒暢,咳痰少了。如此連喝了兩天,咳、痰竟然都沒了。至此,每喝普洱茶,他都喜歡加上陳皮一起泡著喝。
一日,一名族弟給羅天池送來一些自己種的柑橘,見了羅天池的飲法,便將柑橘皮撕開三瓣,將普洱茶葉包起來,但又易散出來。最后還是羅天池想出一招,他用刀將柑橘底部割去一小塊,掏出果肉,用普洱茶將空橘皮填充結實,再蓋上剛割下來的柑橘皮,把果子恢復原狀,拿出去曬干。
曬干的柑橘皮呈金黃色,既干又脆,散發出淡淡的橘子清香。柑普茶的制法也由此逐漸傳開,流傳至今。
陳皮稱寶集久益香,稱寶集新會陳皮/柑普茶微信號(cpzj500)
此文由 【陳皮】新會陳皮_小青柑柑普茶_正宗新會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www.clwjbcxs.com/">首頁 > 柑普茶 » 于柑普茶里品時空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