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柑、新會陳皮、柑普茶,關于這三個名詞,你都知道多少?它們之間的關系,簡單點來說就是,新會柑是長在廣東省江門新會的一種柑,新會陳皮是新會柑加工出的陳皮,柑普茶是新會柑和云南普洱結合制作出的一種茶。(小編不由得給自己的概括能力點個贊~)
當然,到這不能就這么結束了,一個柑桔品種和它的兩種“二次加工”產品都這么出名,再加上新會柑和新會陳皮都被列為中國地理標志產品,真的不簡單。這“一家人”到底有什么特色,具體怎么個聯系,不了解的朋友可以跟小編一塊漲一下姿勢。
新會柑
新會柑又稱新會廣陳柑或陳皮柑、新會大紅柑,學名茶枝柑,是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的著名土特產。新會柑在明清就風行各地,并被列為“貢品”,年年進貢,歷史上有大種油身、細種油身、大蒂、高督等四個品種。漫長的種植歷程中,農民從大紅柑這一品種里篩選出優秀品種種植,就是現在的新會柑了。順提一下,它是通過嫁接得到的,沒有經過嫁接的最原始最純正的新會柑,叫做圈枝柑。
新會柑按生長過程分為五個階段:小柑胎、小青柑、青柑、二紅柑、大紅柑,采摘時間分別在5月、8月、9月、10月、11月。跟其它柑桔不同,新會柑從成果一個月后就可以摘,所以不少陳皮愛好者從那時開始,就紛紛趕到新會,提前采摘收購新會柑胎。柑胎通俗點說是新會柑的BB,屬胎果,里面還沒有長肉。

柑胎

青柑

二紅柑

大紅柑
一般來講,新會柑的收購價格依柑果產地、大小和天氣而定,所以行情在一段時期內往往比較穩定。皮肉兼用,yao食同源,皮比肉貴。對于制陳皮,新會柑是很好的原料。
新會陳皮
陳皮,一般果皮要三年以上才能稱為陳皮。陳皮的一個定義是:蕓香科植物橘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成熟果皮。其中又分“陳皮”和“廣陳皮”,廣陳皮定義是蕓香科植物茶枝柑(也就是新會柑)的干燥果皮。
實際上,新會陳皮便是廣陳皮的一個分支。種在廣東其他地區的新會柑產出的陳皮,是廣陳皮,種在新會的,就是新會陳皮。按照品質排行的話,一般是新會陳皮>廣陳皮>陳皮,這也是常常中yao店里買陳皮,價格高低不一樣的原因。

2年大紅柑果皮

5年新會陳皮

15年新會陳皮

桔子皮
新會柑可以在不同生長階段采摘,新會陳皮自然也是如此,分下面三類。
大紅皮——大紅柑,果實成熟時采摘,個頭大、皮身厚,香氣濃。
微紅皮——二紅柑,在果實開始成熟、果皮泛紅時采摘,個頭中等、皮身偏薄,香氣較濃。
柑青皮——青柑,在果實未成熟,果皮呈青色時采摘,個頭較小,皮身較薄、果酸味較濃。
柑普茶
柑普茶是廣東新會近十年在茶葉市場上新崛起的本土特產茶,它用新會大紅柑和云南普洱茶葉為原料制作而成,風味跟普洱茶又不相同。
它的特點一個是入口甘醇、香甜,有獨特的花香味和陳香味,這是因為新會柑的果香味特別,普洱茶葉長期吸附了柑皮的果香味。二個是保健作用突出,發揮出新會陳皮“理氣”的功效。
柑普茶的外殼(也就是果皮)放置越久顏色越深,越有光澤,這是因為新會柑組成里面揮發油比較豐富。不過因為果皮原本是濕的,要保證茶葉不發霉是制作的最大難題。 

? 簡單幾步制作柑普茶:
選每斤4個大小的生果,先將柑果的外皮用水洗干凈,去除沾污物及手汗,衛生制作。將果蒂連一部分柑體切開成“蓋子”,將柑肉掏空,保留果皮空殼。填入普洱茶葉,蓋上“蓋子”,成為柑普茶。烘干或生曬、陳放、包裝。
? 柑普茶沖泡方法:

?市面常見柑普茶包裝:


陳皮稱寶集久益香,稱寶集新會陳皮/柑普茶微信號(cpzj500)
此文由 【陳皮】新會陳皮_小青柑柑普茶_正宗新會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頁 > 新會陳皮 » 帶你了解新會柑、新會陳皮、柑普茶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