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次入冬失敗以后,廣東人迎來了冬至。“冬至大過年”的說法為大多數(shù)廣東人所認同,新會人也不例外。這一天,新會人有祭祖、吃團圓飯、吃湯圓等習俗。除此之外,在新會這座小城的大街小巷中,俯拾皆是的柑皮,也在年復一年地裝點著節(jié)日氣氛。
每年十月初到冬至前后,新會人買柑果、曬柑皮、貯柑皮,家家如是,成了傳統(tǒng)的習俗,甚至生活的來源。冬至前后的廣場上、果園里、農(nóng)舍前……處處皆是市民精心擺放的大紅柑皮。每一片正在享受“日光浴”的大紅柑皮都擁有一小塊自己的空間,確保陽光能覆蓋到柑皮的每一個“毛細孔”。
在新會名人廣場,成千上萬的三瓣柑皮密密麻麻地一只挨著一只,懶洋洋地曬著太陽,散發(fā)出陣陣清香。其中一位看守柑皮的葉爺爺今年已是92歲高齡,在交談中得知,他所曬的柑皮為自己和兩個兒子所種。“今年我們種了100畝新會柑,其中50畝柑直接賣掉了,還有50畝我們就自己曬柑皮,曬好了在網(wǎng)上賣。”葉爺爺說。
對葉爺爺這樣的種植戶來說,曬柑皮既是習俗也是生意,而對另一位在名人廣場上曬柑皮的市民張女士來說,意義更純粹。“家家戶戶曬陳皮,就像過年前家家戶戶都要制作臘味一樣,臘肉和香腸最后一道工序就是靠太陽曬,這樣才成型,不會變質(zhì),新會柑皮也一樣。”張女士表示。

啟超大道旁的新會柑場內(nèi),約5畝大小的空地上曬滿了柑皮。

柑場內(nèi),工人將剛采摘下來的新會柑挑選后準備曬皮。

新會的街頭巷尾,到處都可以看見市民在曬自制的柑普茶。
果農(nóng)將果皮散開鋪在地面上。

工人正加緊將柑皮翻面。

在新會名人廣場,一字排開的工人和鋪滿柑皮的地面成了一道風景線。
陳皮稱寶集久益香,稱寶集新會陳皮/柑普茶微信號(cpzj500)
此文由 【陳皮】新會陳皮_小青柑柑普茶_正宗新會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編輯,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首頁 > 新會陳皮 » 柑香飄滿城!冬日暖陽下的“柑皮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