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強總理在上海主持召開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座談會 資料圖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王瑭琳)江門,作為首批全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范城市、廣東唯一的小微雙創綜合改革試點市,還是省委提出“珠西戰略”(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的策源地、主戰場和增長極,是廣東經濟活力的一個風向標。
2016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上海主持召開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座談會,研究部署相關工作。
在李克強總理發表重要講話之前,5位代表依次作會議發言,其中一位便是作為唯一的地級市市長鄧偉根,圍繞“放管服”三方面,他向總理介紹了其改革的探索和成效。
聽了鄧偉根市長的匯報后,李克強總理“點贊”江門,在隨后的重要講話中,先后兩次提到江門,并要求江門鼓勵地方和基層大膽探索,發揮地方積極性,可以搞“放管服”的升級版。
這個被李克強總理“點贊”過的江門,到底有什么神奇魔力之處?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浪潮中,又有怎樣的新思路新成效?帶著疑問和好奇,由廣東省委宣傳部、省網信辦、省發改委主辦的“經濟活力看廣東 供給側機構性改革”主題網絡采風活動采訪團便走進第三站——江門,一起探尋其中的“奧秘”。

采訪團合影
技術創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建立完整、全面的生產產業鏈條
2016年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首次明確提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預示著中國農業將進行一次巨大的結構調整。同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特別強調了要深入加快農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凸顯了農業改革要有新突破的緊迫性。
在廣東省,無論是從自然資源、從農產品數量和品種來看,都是全省農業大市的江門,如今,江門正努力完成從“農業大市”到“農業強市”的華麗轉身。
三產融合是江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有“味道”的新會陳皮村被屢次當作案例范本提起。
位于江門新會,有一種果皮,三瓣分開,惹人憐愛;芳香四溢,令人回味;越陳越貴,更勝黃金。它是廣東三寶“陳皮、老姜、禾稈草”之首,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之一——新會陳皮。
沿著啟超大道向新會柑產區一路前行,馬路邊常見新會人曬陳皮,車輛呼嘯而過,難免留下灰塵覆蓋在陳皮上。
“在陳皮村這種情況將被徹底改變,沒有PM2.5,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的生產線。”陳皮村常務副總經理吳曼菲信心滿滿地向媒體介紹著。從田間地頭采摘的新會柑來到這里后,先倒入清水池中隨機器翻滾洗凈,再經過兩道特制毛刷處理,經傳送帶到達低溫烤箱內烤干。

現代化生產線
經過外皮清洗后,進入人工處理步驟。雇傭而來的人員負責剝皮,刀子從新會柑的“肚臍”切開均勻的三條線,皮肉分離;另一些工人在平臺上,將剝好的柑皮壓平后層層疊放,再放置低溫烤箱內烘干,然后統一裝入特制鐵箱中,放置到大車間另一側的新會陳皮標準倉儲中心,里面有先進的“調溫調濕”設備。
吳曼菲稱,這樣放置3年后回歸市場銷售,這些陳皮可設置二維碼追蹤不同產品的產地果園、采摘年份、交易進展等,保障質量和安全。
陳皮村不但幫投資者購買鮮果、加工、倉儲,還接受客戶委托,以倉單形式出售其存放在陳皮村標準倉內的新會陳皮。打造完整的全產業鏈服務平臺。客戶可選擇自提或直接進行倉單交易,繼續交由陳皮村標準倉存儲。

曬干了的陳皮成品
除了正宗新會陳皮,陳皮村運用智能加工工藝,專注生產及銷售高品質的柑普茶。
在新會陳皮村內,60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先進的生產設備,完善的生產流程,保證了陳皮村柑普茶的質量。
每一個小小的柑普茶在出廠前都經過三道檢驗,第一道檢驗——鮮柑,第二道檢驗——茶葉,第三道檢驗——柑普茶,重重把關,杜絕任何劣質柑普茶的出現。
運用獨特智能技術,低溫烘干,拒絕焦油,拒絕碳化,將柑普茶的營養價值最大化的同時保證了干凈衛生。
陳皮村的建設,對改善當地產業結構,提高農民增收等起到了重要作用。“小小陳皮背后意義很大,帶動了就業,推動了產業發展。”江門市市長鄧偉根如是評價。
無獨有偶,同樣運用技術創新,推動產業發展的,還有位于江門市的地爾漢宇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1-2日,廣東省省委書記胡春華赴江門市調研,先后考察了珠西綜合交通樞紐、臺山基層衛生yi療系統等,在緊湊的行程中唯一到訪的企業,是位于江門國家級高新區的地爾漢宇公司。

陳皮稱寶集久益香,稱寶集新會陳皮/柑普茶微信號(cpzj500)
此文由 【陳皮】新會陳皮_小青柑柑普茶_正宗新會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頁 > 新會陳皮 » 被李克強總理“點贊”過的江門,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