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選擇小青柑來喝。小青柑的重點在于“小而青”,因為柑長大了有二紅柑和大紅柑,小青柑首先小,其次是因為小而皮青。青大家都知道,但是具體是什么顏色是青色的,得看做茶的工藝了,我估計很難說清楚。因為不青不白的。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青介于藍和綠之間,在政治上也屬于比較正確的位置。呵呵,玩笑,青與其說是一種顏色,更不如說它是一種態度。青意味著尚未成熟,還有些堅持和倔強。這當然是題外的話,好吧,還是說小青柑。
小青柑必然是手工制作的,因為無論是烘烤還是生曬,都是需要人工的。最重要的是,烘烤并不節約人工。因為只有生曬一陣子,小青柑的皮發硬了,才有可能去烘烤。
小青柑裝入普洱茶之后,才真正開始成為茶。沒有裝普洱茶的小青柑就像沒有讀書的人一樣,雖然也長得好看,但沒有氣質。可是,讀完書的小青柑,其最重要的品質,不是讀的書,還是她的柑味,茶只是一種輔助手段。
下面,我開始說說小青柑的沖泡方法。
首先,小青柑以個頭在10-15克左右大小為最好。這樣大小的小青柑呢,皮質厚度以及容納普洱茶的多少,都比較適合一個茶壺來盛放。太大了不好,太大了小青柑就長到成熟了,柑味變淡,而且壺也放不下去,有的太大了,只能將皮捏碎了放進去沖泡,那視覺上也不美觀。我是一個很看重視覺的喝茶者,真的,如果不看重視覺,那么喝茶的樂趣少一半。
其次泡茶的工具最好是紫砂壺,紫砂壺在一百度左右會出陶香,這種陶香中和小青柑過度的澀味,結合起來便有些完美了。紫砂壺的容易最好在200-300CC之間。當然,如果沒有紫砂壺,玻璃壺,蓋碗,或其他陶瓷壺也一樣會沖泡出美好的味道,最起碼也要一個小號的茶湯與茶葉分離的快客杯。那種將一小青柑直接放到杯子里泡著喝的,無語,好吧,愛咋咋的。
其次,我簡單說一下沖泡小青柑的步驟。
因為拍了圖片,我按圖片說明吧。詳細如下:
圖一,先要選小青柑,如果紫砂壺的容易是300CC左右或以上,那么,請選一個稍大的小青柑,不過是需要提醒的是,個頭越大,會越耐泡,但柑味可能會淡。而小青柑喝的是柑味,茶味呢,不過是五泡之后的輔助。
?
圖二,我個人的西施壺的容易是260CC,算是個中號壺吧,所以我故意選了一個最小的,大概5-6克。
?
圖三,剝開小青柑,可以看到實物具體的大小,我特地拿了一枚一元的硬幣作比較,大小接近。
?
圖四,用茶夾夾住小青柑,其實,我是為了拍照好看,喝茶時沒有這么麻煩,直接用手拿住扔到壺里即可,大不了,用茶夾或茶針將小青柑撥正一下,盡量讓小青柑的口朝上。
?
圖五,我為了拍照,用了左手往壺里放。
?
圖六,結果所放位置一般,小青柑打了一個滾,茶葉略有溢出,我還是用茶夾將小青柑往壺的中間挪了一下,然后口朝上。
?
圖七,我將剛剛燒開的一百度的開水,澆幾滴在小青柑的開口處,會發現,水被小青柑里的茶葉吸收,然后,再往茶壺中澆水時,柑皮內的茶葉與柑皮已經融為一體,不再外漏。
?
圖八,將第一泡茶湯濾出,第一道茶湯基本是湯茶杯。看一下茶壺中的葉底,小青柑里的茶葉果然沒有再往外泄露,小青柑是一個可以保守秘密的朋友。當然,她最美好的地方在于,她有心事,而我們喜歡閱讀。
?
圖九,然后沖泡第二道茶,在用公道杯里的第一道茶湯洗茶杯的時候,可以將開水沖入紫砂壺中,洗完杯子,第二道茶便可以喝了。第二道茶可以時間略長一些,比如十秒鐘左右,接下來時間,和正常的普洱茶一樣,五秒鐘便可以出湯了。
?
可能會有友人疑慮,出湯太快茶味太淡,那么,要考慮的因素有三個,第一你的茶壺太大。小青柑不適合大壺,如果你非要用一個五百毫升的壺來泡小青柑,那么你直接放兩粒就好。第二,水溫不夠,一百度的水燒開以后,放在外面五分鐘,便降低到九十度以下了,而小青柑如果想要出柑味,至少95度以上。所以,大家最好用剛燒開的水來沖泡,不停地燒水就是了。第三,口味重的可以多泡一會兒,
陳皮稱寶集久益香,稱寶集新會陳皮/柑普茶微信號(cpzj500)
此文由 【陳皮】新會陳皮_小青柑柑普茶_正宗新會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頁 > 新會陳皮 » 小青柑親自泡飲方得其中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