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會陳皮真假年份的判斷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新會陳皮與非新會陳皮之間的辨別。
真年份與假年份新會陳皮之間的辨別。
陳皮是柑樹果實剝皮曬干,保存一定時間而成。
新會陳皮源于茶枝柑在新會核定區域內種植的果實。
而非新會陳皮的來源有兩種:
茶枝柑在新會以外地方種植的果實;
非茶枝柑在新會以外地方種植的果實。
有朋友可能會問,有沒有非茶枝柑在新會區域種植的果實拿來冒充新會陳皮?
既然都已在核定區域了,就沒有必要用非茶枝柑樹來種植,來冒充新會陳皮了。
新會陳皮與非新會陳皮之間的辨別不難,畢竟品種地域不同,出來的外觀氣味也比較容易區分,有需要鑒別是不是新會陳皮的具體可以加我微信:cpzj500,詳細了解。
今天主要是跟大家分享下真年份與假年份新會陳皮之間的辨別。這個不容易區分。
為什么?
因為陳皮做舊摻入了人為因素,如浸泡,染色,烘干。
我找了一個樣品,也配了一些圖片,說說我的一些看法。
樣品是朋友提供的,沒有說具體年份,如下圖示:

這陳皮顏色這么黑,正常嗎?有十年嗎?
這先不說。
很多人判斷陳皮的年份都僅僅以外皮顏色來區分,認為外皮顏色越深越黑,就代表年份越久。
正確嗎?
當然不正確。
陳皮年份的判斷是一個全維度的綜合考慮,不但外皮,還包括內囊變化,泡水顏色,口感等。
如果單純以外皮考慮的話,20年以前的,顏色會逐漸變深,20年以后的,基本相差不大。
回到這個樣品,如果僅從外皮顏色看,這陳皮至少有20年了。
但其又不符合20年陳皮特征。
原因有幾個方面。
內囊顏色變化明顯,脫節嚴重。

一般十年以上的陳皮,內囊開始有浮松脫落情況(大紅皮早于青皮脫落),呈立體感,這屬于正常的現象。而樣品中的陳皮,內囊不但沒有脫落跡象,反而是更顯光滑,呈緊致反光感,這明顯是不正常的。出現這種原因,多為泡水后再烘干所致。這跟泡水后曬干的紙皮變結實是一個道理。
外皮油性過大
陳皮和空氣常年的接觸反應,揮發油含量會逐漸減少,年份較長的由于多年偶爾在陽光下翻曬,外果皮表面會有輕微油光,但不會太過明顯。而樣品中的陳皮,整體油性過于明顯,外皮析出油性太大,這情況多是由于急于使外果皮顏色加深而使用了高溫烘干所致。
低年份陳皮能快速達到人為做舊效果,但同時也使其表面的陳皮揮發油大面積析出,甚至結晶。
這種經過高溫烘干的陳皮,已經沒有任何營養價值。
為什么?
高溫烘干會直接破壞和殺死陳皮里面的活性成分,往后存放時間再長,也形成不了轉化,也就沒有任何營養價值和收藏意義了。
外皮顏色過于統一,呈焦黑狀。
陳皮外表皮不同部位,其成分含量有所不同,因而其顏色變化規律不會過于全部統一,有一個漸變過渡。比如是呈黑色的,不會是千篇一律的同一種黑色,或者是淺黑,或者是深棕,或者是暗黑,才屬于自然變化。而樣品中基本只呈焦黑色,在我看來,是過渡高溫烘干了。
可能有經驗的朋友,一開始就發現,這根本就不是新會陳皮。
是嗎?
是的。
新會陳皮外皮都呈豬鬃紋,油室明顯,這特征不會隨時間推移,顏色變化而消失的。樣品中的陳皮外皮紋路混亂,油室深淺不一,甚至完全沒有油室,這都不符合新會陳皮特征。
當然,上述這些都是我根據外觀做的推測而已,如果需要更加準確的辨別,當然還要結合味道、泡茶顏色、口感等方面。
如同一個年輕人,他可以通過高超化妝技術變成一個老人,但他的言行舉止是變不出來的,至少經不起時間的推敲。
最后,有人可能會問,你怎么保證你的分析都是正確?
確實不能保證。
我的判斷都只是基于我對陳皮的認知和了解,僅此而已。
陳皮稱寶集久益香,稱寶集新會陳皮/柑普茶微信號(cpzj500)
此文由 【陳皮】新會陳皮_小青柑柑普茶_正宗新會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頁 >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 關于新會陳皮真假年份之間的辨別



一兩陳皮一兩金的新會陳皮是什么?陳
新會陳皮入選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桔普、柑普、陳皮普洱到底有何不同
陳皮酒的功效與作用及新會陳皮酒怎
陳皮白果燉豬腱子肉 止咳化痰,平喘
【重磅】全產業產值超60億元!第四屆
陳皮泡水竟然有這么多搭配!果斷收藏
時間的特產,新會陳皮越陳越貴!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2017年新會陳皮多少錢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