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皮優先選擇三年以上的,且越陳越好。
但無論新、陳都可以消食、化痰止咳、理氣和中。
新皮重于解表和瀉下,陳皮偏重于健脾、化濕。陳皮平和性溫,與各種食材搭配組合都能產生對應的功效。
食材特點:
陳皮:理氣、燥濕、和中(脾胃)
大米:補氣、補脾、和胃、潤肺
二者搭配,效果翻倍。特別對癥:脾虛、胃寒、咳喘
常喝陳皮粥:
1.清香暖胃、預防感冒咳嗽。
2.(小孩子)不容易積食。
3.運動前喝有一定抗疲勞作用,能防止運動后渾身酸痛。還有助于運動損傷的恢復。
陳皮粥通常的做法是先將陳皮用清水浸泡十分鐘左右,再洗凈,用刀切成細絲或小塊,再與大米一起放入鍋中,加足夠的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煨煮至米熟爛,加鹽或白糖調味即可食用。
除了簡單的大米陳皮粥外,其它的陳皮粥代表還有:山yao陳皮粥、陳皮瘦肉粥、生姜陳皮粥、蘿卜陳皮粥、淮山蓮子陳皮粥、陳皮佛手粥、小米陳皮粥、陳皮紅豆粥、陳皮綠豆粥等等。

以下是陳皮粥的功效與作用歷史相關記載!
需要注明的是,南北朝時期陶弘景《本草經集注》“此是說其皮功爾……并以陳者為良”,著重“陳”字,到唐代孟詵《食療本草》中正式使用了“陳皮”,再到南宋嚴用和的《濟生方》一書中出現眾多有關“陳皮”的方劑,而后直到元代王好古的《湯液本草》明確記載:“橘皮以色紅日久者為佳,故曰紅皮、陳皮。”“陳皮”一詞才被廣泛取代“橘皮”,而后再有為了區分橘皮的新、陳,強調用橘皮、陳橘皮或陳皮。
北宋時期
《圣濟總錄》中記載了一道陳橘皮粥方,治妊娠冷,熱氣痛,連腹不可忍。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苧麻根(刮去土,曬干)1兩,高良姜(末)3錢,白粳米(擇凈)半合。
《太平圣惠方》中記載橘皮粥治腳氣,心胸壅悶,氣促不食。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紫蘇莖葉一兩,大腹子三枚,桑根白皮一兩半,生姜三片,梗米二合,上件yao,細剉,以水三大盞,煮取一盞半,去渣,下米煮粥,空心食之。
清朝
《飲食辯錄》中曾載:“橘皮粥。用陳廣橘皮研末入粥,或漳州唐餞橘餅切碎同米煮,治脾氣不運,食物作脹。”
《粥譜》:“橘粥潤肺。”

冷知識:新會陳皮被慈禧太后定為”貢品“,這”粥“就功不可末,而且是最好的新會東甲陳皮!
相傳慈禧的一生,苦心經營長生不老之術,極盡奢華;長期的養尊處優,使得中年以后生出些脘腹脹滿等“富貴病”來。
加之光緒皇帝成人后,對“垂簾聽政”有抵觸,也讓慈禧氣惱心煩。
一日,慈禧正在宮中悶悶不樂。
光緒皇帝帶著一碗粥過來了,說是覓得了一張良方:用新會陳皮切絲熬制米粥,可治脾胃氣滯之癥。
于是派人找來了上好的新會陳皮,親自讓太監細細熬煮,送到榻前,慈禧細看碗中,只見米粥綿糯,散發一股從未聞過的芳香,倒也怡神舒暢。喝下去之后,確有奇效,腸胃感覺舒服多了。于是對光緒皇帝的氣惱也少了幾分。
從此每日一碗新會陳皮粥,成了慈禧太后的習慣,慈禧與光緒皇帝的關系也有所緩解。后來,慈禧太后欽定新會陳皮為”貢品“。
陳皮稱寶集久益香,稱寶集新會陳皮/柑普茶微信號(cpzj500)
此文由 【陳皮】新會陳皮_小青柑柑普茶_正宗新會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頁 >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 大米陳皮粥的功效與作用!健脾和胃_潤肺
養生推薦:熟地陳皮粥,叫你巧用新會陳
節假日回來后沒胃口就喝陳皮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