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歷史,不難發現我國用柑橘外皮作中yao之用已有約2000多年的歷史。
從最早的東漢時期記載的“橘皮”到唐朝出現的“陳皮”再到宋朝的“廣陳皮”,最后到新會陳皮,都是時間歷史走過來的痕跡!

一,明1505年,《本草品匯精要》首次記載陳皮道地產區為廣東,載:“橘,主胸中疲熱逆氣,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氣通神……道地廣東……”
二,明1565年,陳嘉謨編撰的《本草蒙筌》載:“青橘皮、味辛、苦,氣寒。味厚,沉也,陰也,陰中之陽。無毒。浙郡俱生,廣州獨勝。”
三,明1596年,《本草綱目》記載:“橘皮,紋細色紅而薄,內多筋脈,其味苦辛……今天下多以廣中來者為勝,江西者次之。然亦多以柑皮雜之。柑皮猶可用,柚皮則懸絕矣?!?/p>
四,明1612年,《本草原始》記載:“橘,生江南及南山川谷,今江、浙、荊、襄、湖、嶺皆有之?!庇忠皶r珍曰:今天下多以廣中來者為勝,江西者次之。”
五,明1618年,《刪補顧生微論》記載:“橘皮味辛性微溫。無毒。入肺、脆二經。產廣中者良,陳久者良?!?/p>
六,明1622年,《雷公炮制yao性解》記載:“陳皮,味辛、苦,性溫,無毒入肺、肝、脾、胃四經。主下氣消食,化痰破結,止嘔咳,定霍亂,療吐瀉…產廣中,陳久者良?!?/p>
七,明1624年,《本草匯言》載:“橘皮性溫,柑柚皮性冷,今天下多以廣中橘皮為勝,蓋因香辛而烈故也。江西者次之,臺衢者又次之。”
八,明1644年,《yao品化義》載:“用廣產者佳,取其陳久,燥氣全消,溫中而不燥,行氣而不峻,故名陳皮?!?/p>
九,明1647年,《本草乘雅半偈》載:“橘柚生江南及山南山谷,今以廣中者稱勝。素華丹實,皮既馨香,又有善味,尤生于洞庭之包山。過江北則無,故曰江南種橘,江北為枳?!?/p>
十,清1681年,《本草詳節》載:“陳皮,味苦、辛,氣溫。生江南,惟廣州者勝?!?/p>
11,清1694年,《yao性纂要》載:“黃橘皮釋名陳皮,色紅陳久為佳,產廣中者力勝,去白曰橘紅。留白則守胃和中,去白則消痰利氣。”
12,乾隆年間,《番禺縣志》載:“橘白,華赤……以廣陳皮為最,味亦甘美?!?/p>
13,1757年,《本草從新》載:“橘皮……廣產為勝,皮厚不脆,有豬棕紋。陳久者良,故又名陳皮?!?/p>
14,1786年,《本草輯要》載:“橘皮廣中陳久者良,故名陳皮。陳則烈氣消,無燥散之患。半夏亦然,故同名二陳湯?!?/p>
15,咸豐年間,《噶瑪蘭廳志》載:“陳皮、橘皮也,以廣中陳久者良。”
16,1833年,《本草述鉤元》載:“自廣州來陳久者佳,真廣陳皮,豬鬃紋,香氣異?!?/strong>”
17,光緒年間,《潮陽縣志》載:“陳皮即橙橘皮。曬干為之粵中yao材稱為第一?!?/p>
此上是有關廣陳皮的記載,廣陳皮并不代表新會陳皮,否則怎么會有:“真廣陳皮,豬鬃紋,香氣異?!钡挠涊d,可見古人那會用陳皮就要做真、假甄別!
已是筆者大膽猜測,廣陳皮因有新會陳皮而出名,舊時不僅新會、其它市區產的陳皮都是經廣州周轉銷到全國各地,魚龍混雜,所以才有廣中來者,自廣州來陳久者,真廣陳皮
自此,廣陳皮與新會陳皮分家!!當然廣州舊時并不是現在的廣州,舊時的廣州府它也是包含新會在里面,只是還沒到細分到單獨把新會或者崗州拎出來而已。

下面是有關新會陳皮的記載
1,明1609年,《新會縣志》對新會土特產進行介紹:“陳皮、枳殼、巴豆,益母草、香附……”
2,清康熙年間,《新會縣志》介紹新會物產果:“橙、柑、桔、柚、桃、梅、李、柰、梨……”
3,清1695年,《本經逢原》載:“橘皮苦、辛,溫,無毒。產粵東新會,陳久者良……橘稟東南陽氣而生,故以閩粵者最勝。其逾淮而北,則變為枳,此地氣使然,與人之鄉音習俗無異……”
4,清乾隆年間,《新會縣志》載:“馀甘俗名油柑,蘋婆yao之屬,陳皮邑出者佳?!?/p>
5,清1741年,《yao性切用》載:“新會皮即新會縣橘皮。性味辛溫,微苦微燥,入脾胃而理氣化痰,和中快膈。久服亦能耗氣。橘白:即新會白,功專和胃進食。橘紅:即新會紅,又名杜橘紅,力能利氣化痰。陳久者良,化州者勝,勿偽榴皮。會皮:古名陳皮。一種廣皮,單取外面薄皮;即名廣橘紅,功專入肺。理嗽散寒。連白功同陳皮,而性稍烈,陰虛肺胃燥熱者均忌?!?/p>
6,清乾隆年間,《廣州府志》載:“橘皮人yao以廣陳皮為貴,出新會者最良?!?/p>
7,清道光年間,《新會縣志》載:“柑樹如橙……而果皮又以新會皮為尤佳,入yao去白,用能祛痰,與橘紅同功?!?/p>
8,清道光年間,《廣東通志》載:“橙橘若柚而香,雅脾,甘香沁齒,入口融化,性辛,可醒酒,又有水橙似柑而差大,皮甜可食,廣南橙子出新會者佳?!?/p>
9,清1846年,《植物名實圖考》載:“廣東新會系橙為嶺南佳品……”
十,清1862 年,《本草害利》載:“廣東新會皮為勝,陳久者良,故名陳皮。福建產者名建皮,力薄。浙江衢州出者名衢皮,更次矣?!?/p>
十一,清1879年,《廣州府志》載:“橙皮辛,性溫,主消腸胃中惡氣,兼醒宿醒,實甘香沁齒,又有水橙似柑而差大,皮甜可食。廣南橙子出新會者佳,頂有紋如圓圈,土人以此辨真偽。”
十二,清光緒年間,《新會鄉土志》載:“柑皮之獨可入yao,為他地所不及,則尤其特別者也……(陳皮)嶺北人甚重之,蓋經北方霜雪地,香倍于常?!?/p>
十三,1930年《yao物出產辨》載:“陳皮,產廣東新會為最,四會、潮州、四川所產者,俱不適用。”
十四,1932年《本草正義》載:“以廣東化州產者為佳……其通用者,則新會所產,故通稱曰新會皮?!?/p>
十五,1934年《開平縣志》載:“甜橙多產于新會,本地出者多是柳橙,不如新會產之佳。”
十六,1946年《潮連鄉志》載:“橙以新會為著名,近城源清、禮義兩地所產最為上品,樹以老為貴……前時新會土貢,每年八月摘色清味頗淡者,至京香甜?!?/p>
綜上,由此可見,歷史上新會種植各種柑屬類土特產,而種植新會柑早在宋朝就有明確記載,有著700多年的種植栽培歷史,
陳皮稱寶集久益香,稱寶集新會陳皮/柑普茶微信號(cpzj500)
此文由 【陳皮】新會陳皮_小青柑柑普茶_正宗新會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www.clwjbcxs.com/">首頁 > 新會陳皮 » 古人也辨真假!盤點有關新會陳皮的書中史料記載
真正的老陳皮貴不貴?圖片告訴你
為什么廣東新會的陳皮最正宗?
喝陳皮的十大忠告之一
新會陳皮旱地和水田種植哪種好?有什
陳皮泡還是煮?哪個有用效果功效更好
陳皮為什么會有薄荷香氣味?香味怎么
收藏陳皮不踩坑,幾個技巧教你如何避
11元一斤的新會柑,當年陳皮多少錢?
什么叫圈枝陳皮?新會柑桔樹圈枝和駁
一年的新會陳皮能喝嗎?原因竟然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