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新會柑是長在樹上結的果,歸根結底農產品也,即然是樹上長的,那果就必然有大有小,果皮也必然有薄有厚,就像人一樣有高矮胖瘦再正常不過了。
拿果來講,有人喜歡大果(果大營養好,大只,單枝果,特別是老樹上長的幾個大果),有人喜歡小果(果小,個數多,同樣一斤皮比那些大果多十幾二十片,特別是圈枝老樹果),還有人喜歡二紅,有人喜歡大紅。
反映在皮上面,就是有小皮、大皮、正常大小皮,青皮,二紅、大紅皮,薄皮,厚皮,薄厚適中皮。
今天就來重點分析一下厚度,新會陳皮是薄皮好還是厚皮好?薄厚和品質有關系嗎?厚薄好壞有影響嗎?這就得理清概念什么樣的是薄皮,什么樣的是厚皮了?

輕薄老樹皮(薄薄的一層內囊)
薄皮:
青皮的皮薄(以新皮為例:小果的青皮一斤100片以上,大果的青皮一斤也有80-90片)
老樹皮皮薄(以新皮大紅為例:果小的老樹大紅一斤也有90片上下,老樹皮也有厚的)
老陳皮皮薄(以十年大紅皮為例:正常大小果的老樹大紅一斤100片+很薄的)
厚皮:
大紅皮皮厚(以新皮為例:一斤果大的大紅皮50片上下,正常大小果大紅皮一斤60-70片)
新樹皮皮厚(皮厚內囊也厚,新樹皮同樣也有薄的)
老樹皮皮厚(老樹皮也有個別皮厚的果,例如樹頂果,老樹結的大果)
具體細分如下:

厚重老樹皮(薄薄的一層內囊)
1,品種:細種油身柑果小皮薄,大種油身柑果大皮厚
新會茶枝柑有多個品種,如大種油身柑、細種油身柑等,大種油身柑果大,皮大,薄厚適中,細種油身柑相對就果小,皮不大,薄身。
2,樹齡:新樹果皮厚,老樹果皮薄
以樹齡作為參考,同一果園同一品種或者同一棵樹,經歷過連續多年的豐收,在新樹時期它結的果相對于老樹時期是果大皮厚的,等到長成老樹后果就沒有新樹時期大,皮也會變的沒有新樹時期那么厚,也就是長薄了。
3,采收時期:青皮最薄、二紅次之,大紅最厚
新會柑隨著采摘時期的延長,果越來越成熟,果皮越長越厚,青皮時還是在長果肉的階段皮是最薄的,二紅時果還未完全成熟次之,大紅基本成熟處于長皮不長肉的時期,這時果皮油胞粒最飽滿,糖分積累最多,果皮內囊纖維橘絡生長達到鼎盛,果皮最厚。
薄的好還是厚的好?這就得看需求,最好存的肯定是青皮了,最難存的肯定大紅了,

輕薄老陳皮5片17克
4,管理:健康樹果果皮厚,病樹果果皮薄
新會柑是樹上長的人工栽培的,不像其它茶樹一樣,還有野生的,它是離不開水和人像水稻一樣的農作物,管理不好樹病了、葉黃了,蟲害、受傷等,自然就有病果,病果營養不良,果小皮薄,這點可以參照落地果,就算長到大紅它都是薄的,本身就營養不良,所以它長不厚。
5,種植:水田種植果樹皮皮厚,半旱、坡地種植果樹皮皮薄
新會柑是喜水耐高溫喜高濕的,新會陳皮為什么分一線二線三四線產區,因為水土條件好典型的三角洲沉積土(泥骨田、泥肉田、砂泥田),以水田種植為代表的核心產區,種出的新會柑,果肉多汁,果皮油亮飽滿,香味濃,柑韻悠長!而二三四線外的半旱、坡地、山地種植的果(不是都是說核心區以外沒有水田,核心區以外水田種植的也是占大多數的,只是核心區都是水田種植的),就沒水田種植的好,缺水營養不足,同樣的品種、苗,種出的柑就沒有核心產區水田種植的好,相對而言,果皮就是沒有水田種植的厚了。
6,陳化年份:新皮時皮厚、變成老皮后皮薄
正常干倉新會陳皮由新皮到老皮的陳化過程,是伴隨著內囊慢慢脫落、含水量逐漸降低的過程,內囊的脫落,含水量的降低陳皮就會變的更薄更輕更易斷!
從陳化年份完整性這個角度,新皮時薄皮好還是厚皮好?薄皮久藏易斷,厚皮或稍厚就沒那么易斷。
7,生長情況:樹頂果厚,樹底果薄
同一棵樹它都有厚有薄,就像人一樣,同一個爹媽生的都有高矮胖瘦。樹底果相對樹中樹頂會較薄。從植物的營養獲取、光合作用來講,樹底果不占優勢,尤其是樹齡不高的新中樹,樹底果個別會很薄。
薄的好還是厚的好還是因人而異,當你挑選存到一款心儀的厚的老樹皮時,你認為厚的好,當你喝到一款喜歡的薄的老陳皮的時,你又認為薄的好,這都是因為你對它不夠了解,薄厚不是評判新會陳皮品質的標準,更像是你發揮想象與柑樹對話的工具。
陳皮稱寶集久益香,稱寶集新會陳皮/柑普茶微信號(cpzj500)
此文由 【陳皮】新會陳皮_小青柑柑普茶_正宗新會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頁 > 陳皮 » 新會陳皮厚皮好還是薄皮好?關鍵還是得看品質!
真正的老陳皮貴不貴?圖片告訴你
為什么廣東新會的陳皮最正宗?
喝陳皮的十大忠告之一
新會陳皮旱地和水田種植哪種好?有什
陳皮泡還是煮?哪個有用效果功效更好
陳皮為什么會有薄荷香氣味?香味怎么
收藏陳皮不踩坑,幾個技巧教你如何避
11元一斤的新會柑,當年陳皮多少錢?
什么叫圈枝陳皮?新會柑桔樹圈枝和駁
一年的新會陳皮能喝嗎?原因竟然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