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最值得廣東人驕傲的食材,新會陳皮絕對榜上有名。在傳統粵菜中,它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它的作用,有如畫龍點睛,一道菜有了它,風味凸顯,與眾不同。

廣東三件寶——陳皮、老姜、禾稈草。陳皮不僅是廣東的一寶,更是全世界華人公認的一寶、是中國的一件國寶。

據說在清朝時期,來自廣東的貢品[新會陳皮絲]深受慈禧太后喜愛,其烹調出來的佳肴清香鮮甜,泡茶養胃理氣。

新會陳皮獨一無二
在全世界有中式料理的地方,都會有一種不可缺少的食材,它叫“陳皮”。說這種其貌不揚的干果果皮在中式料理中有“摧枯拉朽”的作用并不為過,無論是蒸、炒、煮、燉,一丁點陳皮往往就是“畫龍點睛”的一筆。說起陳皮,產地很多,福建、浙江、廣東、廣西、江西、湖南、貴州、云南、四川等地都有。但真正讓華人公認為第一的陳皮,當屬廣東的“廣陳皮”;而在“廣陳皮”當中又被公認為第一的,就只有“新會陳皮”。陳皮無愧是廣東的驕傲,無愧是新會的驕傲!
單張-外地陳皮

單張-新會陳皮

提起新會,陳皮最值得一提的。自唐代開始就有“陳皮”的名稱,而到了宋代就有了名揚天下的“新會陳皮”,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可以說,陳皮因新會而顯得獨一無二。在行內,唯獨用新會的“茶枝柑”制作的陳皮,才是正宗的“陳皮”。
9月起,茶枝柑成熟,農民開始收柑剝皮曬陳皮





三刀切的茶枝柑方為正宗的陳皮割法

廣陳皮=新會陳皮
茶枝柑制成三瓣狀,陳化3年以上的方可叫陳皮。
不懂中餐的人很難明白:陳皮不就是干的柑橘皮,哪有什么值得驕傲的?事實上,大部分人對“什么是陳皮”,都只是一個模糊概念,正因如此,很多人甚至是“吃了一輩子陳皮,原來根本沒吃過真的陳皮”。
根據“新會陳皮制作技藝”傳承人陳柏忠先生介紹,我們平常所說的陳皮通常是指“廣陳皮”,而“廣陳皮”指的,就是新會地區所產的新會陳皮,沒有之一。概括來說,新會陳皮是用新會茶枝柑制成的,并且是將茶枝柑的鮮果皮開成三瓣狀,陳化1年以上的才能叫得上“新會陳皮”。
如果細分下去,按采收加工時間和質量,又可分為:柑青皮(青皮)、微紅皮(黃皮)和大紅皮(紅皮)。



新會陳皮兩個地方最好
目前,茶枝柑在新會的很多地區都有種植,但由于不同地方的氣候、土壤、水文,乃至樹種、種植方式等條件的不同,新會陳皮在外觀、性狀上都略有不同。例如說,用“圈枝桿”做的陳皮,就比“嫁接柑”的陳皮要好;又比如梅江村的南緣就比北面的陳皮好等等。諸多因素,都造成了“新會陳皮”也有“高中低”之分。
那么問題來了,新會的陳皮,哪里的最好?
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多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新會茶坑村、東甲村,其次為天馬村,是民間較為流傳的說法;第二種說法是新會梅江村塞口圍,是官方和行業協會公認的最佳產地。除此之外,還有說三江鎮的聯合新圍,還有古井鎮、雙水鎮等的。但一般來說,以前兩種說法即“茶坑”、“東甲”和“梅江”的說法較為權威。
新會茶坑以凌云塔為地標,當中還有著名的景點梁啟超故居。這里是潭江與西江支流交匯的地帶,來自潭江、西江的豐富有機淡水資源和來自南海的含有豐富鎂鹽、鉀鹽等礦物質元素的海水不斷相互補充,使得周邊水系形成多種礦物質元素和豐富微生物的特殊灌溉用水,同時該地帶氣候為典型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怡人,熱量充分,陽光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無可否認堪稱不可復制的優質茶枝柑產地。因此民間一直流傳古老說法:“凡能望得見新會凌云塔的地方,種出的新會茶枝柑,柑皮格外芳香,是正宗的陳皮。”
梅江村則是新會茶枝柑的著名產區,素有“柑之鄉”的稱譽,這里出產的柑果有光澤、口感清爽、質量特別好,一直頗具名氣。當中又以塞口圍種植的茶枝柑尤為著名。據記載,“塞口圍”本來是該村的一條沙灘“塞口沙”之名,抗戰時村民鍬圍,改造成“塞口圍”,由沙田變圍田。之后這里的水流湍急,種出的柑果有光澤,質量特別好,名氣一直很大。
最好的陳皮要“吊起來”陳化
新會種植果柑的的歷史已超千年,而加工陳皮的歷史也超過700多年。數百年來,正宗的新會陳皮,依然是要在“街邊曬”的才是最好。
每年9月起,是新會茶枝柑豐收的季節,此時處處果皮滿地。路頭街邊,成千上萬的三瓣柑皮密密麻麻地一只挨著一只,懶洋洋地“曬太陽”。這番獨有的“季節性”景象在會城街道茶坑、東甲、天馬等村以及古井、崖門、雙水等環銀洲區域,早已“見怪不怪”。在廣袤的新會地區,除了種植農戶,家家戶戶也都有自家晾曬陳皮的習慣。從工廠、商戶,到市民街坊,個個都在城區的小巷、院子擺起了規模不一的“陳皮陣”,這陣勢將持續兩個月。
一位曬柑皮的農婦告訴記者:“只有‘生曬’的陳皮才是最好的,就是要看天氣。”事實上,在現代的陳皮產業鏈中,早已出現不用“看天臉”的機械烘干設備,從原料的選取和驗收,鮮果取皮,烘至果皮發軟,果皮翻反、恒溫烘干,入庫貯存陳化等都“一條龍”搞掟。
但是據不少行家分析,天然生曬的陳皮依然是比機械加工的陳皮好。他們認為,陽光是最均勻,而且是最緩慢的“蒸發”過程,對于柑皮變干的過程是最能保證風味的。而且根據最傳統的陳皮制作方式,陳皮通常在生曬好后,還要被吊在村屋的窗框、廚房的鍋蓋上方等地方“陳化”。通過這種方式成品的陳皮,是最好最好的。但是現在,這種既通過“生曬”,又“吊干”陳化的陳皮,是非常罕見的。
最老的新會陳皮
陳皮價值的體現一般從四個方面考核:一是陳皮是否“新會制造”;二是陳皮產自新會的什么地方;三是品相是否完好;三是陳皮的年份。而在這三個方面里,年份是最能體現其價值所在的因素。
五年新會陳皮茶色

十年新會陳皮茶色

十五年新會陳皮茶色

二十年新會陳皮茶色

二十五年新會陳皮茶色

從新會的數個陳皮大商家那里得知,一般從1年到10年的陳放時間都有,但價格一般不超過90元/50克。時下存量最大的是3~5年的陳皮,價格一般為40元/50克,還有10年的陳皮就約為80元/50克。
一般來說,超過10年的陳皮就開始參考產地了。不同產地,陳皮的價格會根據收獲當年的天氣、柑質而有所不同,比如16年的梅江陳皮賣170元/50克,而16年的東甲陳皮則要稍微便宜一點。
而超過20年、30年的陳皮,其價格可謂“翻幾番”。例如20年的梅江陳皮價格可以到790元/50克,而25年的茶坑陳皮價格是1200元/50克,30年的梅江陳皮是3300~3400元/50克。而再說到50年左右的陳皮,已經沒有“常價”,是接近收藏級別的“古董”,一般來說不少于1萬/50克的價格。根據一些行家介紹,陳皮到了20年左右,價格逐年翻倍的原因,除了因為“越用越少”的情況,還因為保存難度劇增的原因。只要少有不慎,這種老年的陳皮就會腐爛,而且沒法補救。
陳皮稱寶集久益香,稱寶集新會陳皮/柑普茶微信號(cpzj500)
此文由 【陳皮】新會陳皮_小青柑柑普茶_正宗新會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頁 >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 江門新會陳皮-五邑僑鄉特產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陳皮普洱茶有什么功效
不是所有的柑普茶都稱作陳皮普洱茶
帶你認識地道新會陳皮普洱茶
新會陳皮 古韻新姿
哪里產的陳皮最好
新會陳皮的介紹及特點特征
大名鼎鼎的新會陳皮
陳皮泡水喝的功效及陳皮的用途及方
陳皮鴨的做法
新會陳皮價格便宜一定不是好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