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區隸屬于廣東省江門 市,地處珠江三角洲西 南部的銀洲湖畔、據珠 江三角洲之要沖,瀕臨南海,毗鄰 港澳。新會區資源豐富,其獨特的 歷史文化和地理環境賦予了當地 產品無形的價值,新會陳皮,是新 會所產的大紅柑的干果皮,廣東馳 名土特產,廣東“三寶”之首,素有 “千年人參,百年陳皮”的美譽。 新會陳皮yao食同源,兼有道地性、 文化和養生保健等多種產業特征, 其產品兼有菜、茶、酒、健康食品、 調味品和yao品等多種形態,產業鏈 綿長,附加值豐富。 近年來在新會區委區政府和 有關部門的扶持下,新會陳皮產業取得穩步發展,新會陳皮先后被列 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新 會陳皮制作工藝入選“廣東省非物 質文化遺產名錄”;新會榮獲“中 國陳皮之鄉”、“中國道地yao材產 業之鄉”稱號。陳皮作為新會的傳 統產業,生產和加工有近800年歷 史,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新會陳皮在yao食、收藏等方面彰顯 著越來越多的自然和人文價值。
新會陳皮美麗傳說
新會陳皮的制作原料茶枝柑 以站在新會梁啟超故居后鳳山之 巔的熊(音“泥”)子塔上能目之所 及的土地都是優良種植區,而關 于這個核心產區,民間流傳著這樣 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兩千多年 前,一對美麗的鳳凰奉命將兩顆珍貴的茶枝柑種子帶回天庭種植。 在途經一片名叫新會的土地時,頓 時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一條 逶迤蜿蜒的水道繞著青山延伸, 余暉從云間傾瀉到湖面上,水面像 是鋪滿從天而降的鉆石,波光粼 粼。山在夕照下很是溫柔,像是微 醺的仙子。這對鳳凰完全沉醉在 此美景中,竟然忘卻了自己身負重 任反而在湖邊的山上嬉戲起來。 夜幕降臨之時,鳳凰才想起有要 務在身,匆匆飛向天庭,卻把兩顆 珍貴的茶枝柑種子落在了山邊。 鳳凰所為之傾倒的那一片水域就 是著名的銀洲湖,在新會這片如 仙境般富饒土地的孕育下,再加上 銀洲湖上乘水質的滋養,兩顆茶枝 柑種子茁壯成長。當地人民發現 茶枝柑的柑皮曬制后具有濃郁的香氣,并且有健胃消食,祛濕化痰 的功效。
全力打造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
新會柑、新會陳皮在2006年 通過國家質檢總局批準成為國家 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成為全國唯 一的原料、產品連環保護案例。 2015年7月,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 籌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 保護范圍與江門市新會區行政區 域范圍一致。期間新會區始終堅 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標準為依托, 以品牌為核心,以增加農民收入為 目標,努力建設集約化、規模化、 標準化、商品化農業。2015年11月3 日,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準成立國 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廣 東新會),江門市新會區成為廣東 省首個獲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 護示范區的地區,也成為國家質檢 總局原設定的江蘇、四川、浙江、 湖南四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示范區試點省份外的獲批地區。
新會區質監局局長周志雄告 訴記者,2014年8月,新會區人民 政府下發了《關于印發新會區創建 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實 施意見的通知》,成立了以副區長 為組長,區委區府辦公室、區質監 局、區農業局一把手為副組長,區 委宣傳部、區財政局、區科技局等 為成員單位的創建國家地理標志 產品保護示范區領導小組。先后發 布了《新會柑、新會陳皮地理標志 產品保護管理辦法》、《新會區維 護和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品牌的實 施方案》等規范性文件,方案詳細 部署了申報工作目標分解表及時 間表,要求各成員單位主要領導親 自抓,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形成一 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創建工作 格局。 同時,政府每年都會下撥專項 經費扶持陳皮產業發展,據不完全 統計,近幾年區政府對該產業累計投資超1000萬元。
凸顯地標特色 確保產品品質
新會陳皮與非新會產地的陳 皮不一樣,質量特色明顯,主要是 因為品種、水土、氣候、工藝等特 殊成因。一是品種特色。新會陳皮 品種——茶枝柑(大紅柑),是從 分布于新會古兜山脈、牛牯嶺山 脈和圭峰山脈的河谷地帶野生品 種種群馴化而來,特定的品種基 因成為新會陳皮質量道地性的基 礎。二是水土特色。由于西江的洪 水和潭江潮水及南海的海水共同 作用,形成獨有的“三水融通”水 土特色,決定了新會的土壤兼具多 種土壤成分類型,豐富的水分、沉 積機質和海水鹽類。新會得天獨 厚的自然條件與新會人民豐富的 種養殖經驗造就了新會地標產品 卓越的品質特性。新會的兩個地 理標志保護產品各具特色。新會柑的品質特性為:果肉含有豐富的 維生素C及抗氧化成分,還含有豐 富的類黃酮、多酚、類胡蘿卜素等 多種化合物群;新會陳皮的品質特 性為:富含揮發油類、多糖類和黃 酮類等活性物質。曬干陳化后,有 理氣健脾、和胃止嘔、燥濕化痰的 功效。
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夯實品質基礎
推廣農業標準化對全面改善 農產品品質、提高農產品內在和外 觀質量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新 會農業龍頭企業諾誠農業發展有 限公司在區質監、農業等部門的大 力支持下,制定了新會柑生產過程 的產地條件、選種、育苗、播種、施 肥、噴yao、采摘等各環節的標準種 植規范。 在標準規范的指引下,該公司 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市場”的 模式建立了江門市首個“省級農業 標準化示范區”。按照無公害栽培 技術,采用新型種植方式進行示 范種植,2013年該示范區的產量 增至50噸/公頃,果品質量的提升 使銷售價格上升至10元/公斤。柑 橘的標準化種植推廣到全區55個 自然村,種植面積達600多公頃, 引導250多位農戶按照柑橘生產標 準規程進行無公害種植。百尺竿頭 更進一步,在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 下,2013年12月諾誠農業發展有限 公司獲批承建“國家柑橘栽培綜 合標準化示范區”,該項目預計將 于2016年驗收。
應用新技術加強提升示范區建設水平
2013年建成的新會陳皮村市 場有限公司集陳皮交易、特色餐 飲、休閑養生、文化旅游于一體, 是中國首個大型特色農產品商業 文化綜合體。目前,新會陳皮村已 經形成了集農業、文化、旅游、金 融等一體的產業融合平臺。第一, 形成了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新會 陳皮村柑桔種植合作社,業務涵 蓋種植、粗加工、銷售、儲藏、農業 生產資料的購買等;第二,建立全 國唯一的新會陳皮標準倉儲中心, 完成標準化生產;第三,成立全國 首創的“陳皮銀行”,對儲藏的陳 皮建立“倉單”,通過與第三方金 融機構合作創建倉單電子交易平 臺,讓新會陳皮實現現貨和期貨買 賣,即“陳皮金融”;第四,融合文
化體驗——陳皮文化體驗館、美 食體驗——987美食都會、住宿體 驗——陳皮養生客棧,最終打造 一座以陳皮文化為理念的具有濃 郁五邑文化氣息的養生休閑自然 古村落小鎮——陳皮小鎮。第五, 借助中國最大的自營式電商企業的 “互聯網+”優勢,推進“廣貨網上 行”,在新會區打造華南農村電商 2.0首個示范點,助力新會陳皮產 業轉型升級和農村電商發展。
創新監管模式保證質量安全
建立聯合執法體系,地理標 志產品仿冒涉及生產和流通等多 個領域,為更好地保護地理標志產 品,新會區探索建立了由質監、工 商、食品yao品、農業等多部門聯合 執法體系,定期開展聯合執法行 動,有效地打擊了假冒國家地理標 志保護產品的侵權行為,規范了市 場秩序,維護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 產品的市場信譽。
建全檢測機制,新會區針對地 理標志保護產品建立了健全的檢測 機制和指定的檢測機構。每年不定 期接受省、市的質量監督檢測,指 定了國家加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 心(廣州)作為新會柑、新會陳皮 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質量檢測機 構,確保了地理標志產品檢測的可 靠性、專業性和權威性。各地理標 志保護產品生產企業也根據相關法 律、法規要求建立了完善的檢測機 制。最終形成了鄉鎮快速檢測、生 產企業自檢、第三方委托檢驗、上 級定期抽檢的四方檢測體系,全面 保障了地理標志產品的質量。 建立新會陳皮溯源體系,為進 一步維護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品牌;切實保障消費者對新會陳皮 生產銷售各個環節相關信息的知 情權;提升對新會陳皮物流系統 的監管和品牌建設;制約生產者及 銷售者的制假售價行為,新會區在 新會陳皮溯源管理方面進行了卓 有成效的探索。2015年4月,區政 府下發了《示范區地標產品追溯制 度》,在全區開展新會陳皮溯源管 理專項推廣活動,要求新會柑種植 區、加工企業、農業合作組織建立 新會柑生產檔案,記載使用相關農 業投入品的名稱、來源、用法、用 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及植物病蟲 害的發生和防治情況等。
發展品牌經濟打造地標經濟升級版
挖掘文化內涵,做好名牌延 伸,自古以來,新會柑農世代相傳, 種植新會大紅柑,曬制新會陳皮, 陳皮成了新會著名的土特產,造就 了新會獨特的陳皮行業和陳皮文 化。如新會人用陳皮為調味料烹制 各式菜肴、甜食等,在此過程中又 形成了獨特的陳皮食用文化。2009 年,新會陳皮制作技藝列入第三批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通過 深入挖掘新會陳皮文化歷史內涵, 整理記載新會陳皮的詩書典籍十 余處,歷史故事十幾個,食用療效 十多種,吃法100多種,讓消費者感 受到新會陳皮不僅食用保健yao效 功能豐富,而且文化品位濃厚,增 強了品牌的人性魅力。 提高深加工能力,延伸地標鏈 條,通過創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 護示范區,在推動種植業發展的 同時,也帶動了新會柑、新會陳皮 食品加工業的發展。目前,已研發 出陳皮餅、陳皮茶、陳皮酒、陳皮 菜、陳皮調味料和陳皮涼果等系列 產品,特別是新會柑皮(陳皮)與 云南普洱茶相融合的新產品—— 新會柑普茶和新會陳普茶得到大 眾歡迎,市場發展迅速。新會柑、新會陳皮的深加工,增加附加值, 成為該產業經濟新的增長點。區 質監部門正謀劃著將新會柑普茶、 新會陳普茶等一系列特色衍生產 品也申報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范圍,逐步形成全產業鏈保護,這 也將成為新會地標保護工作的一 大特色。新會區委、區政府通過 政府搭臺,農戶商家唱戲的方式, 2011年開始牽頭舉辦“中國·新會 陳皮文化節”,并明確每兩年開展 一次。 2015年10月28日,第三屆中國 ·新會陳皮文化節新聞發布會在 人民大會堂重慶廳舉行。本屆盛會 新會區政府聯合了中央電視臺(農 業頻道)、中國yao文化研究會、中國 茶葉流通協會、中國保健協會和京 東集團共同主辦,活動的規格大 大提升。 發布會上,新會區區長文彥介 紹了近年來新會區委、區政府在陳 皮品牌建設、標準化建設以及全 產業鏈建設方面的成果。 品質與價值共贏,地標保護 帶來顯著效益,地理標志給新會 區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據行業估算,地標產品獲保護前, 新會柑種植規模1萬多畝,柑果年 產量1.6萬噸,年產值4千多萬元。 2015年底,新會柑種植面積約6萬 畝,果品產量達6萬噸,年加工陳 皮量約3000噸,初級產品年產值9 億元,全行業年產值15億元,形成 集柑橘種苗繁育、果品生產、陳皮 深加工與開發利用等于一體的陳 皮產業鏈。
陳皮稱寶集久益香,稱寶集新會陳皮/柑普茶微信號(cpzj500)
此文由 【陳皮】新會陳皮_小青柑柑普茶_正宗新會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頁 > 新會陳皮 » 新會陳皮 古韻新姿

歲月成就了陳香,來江門細細品味新會
痛風?這位專家教授推薦新會陳皮紅豆
為什么新會陳皮這么出名,它的作用
陳皮泡水新會陳皮泡水作用怎么喝法
入選國家重點研發項目 新會陳皮迎
新會陳皮新手看完這些你就不那么容
幾種常見的新會陳皮保存問題及陳皮
新會陳皮怎樣辨別真假,新會陳皮和其
新會陳皮為什么可以作為茶飲?并不是
新會陳皮的陳化,為什么年份陳化越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