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珠江的出海口崖門往北行駛,就能到達(dá)以燒鵝馳名的古井鎮(zhèn)。
燒鵝成為這個鎮(zhèn)的旅游名片,以至于整條天成街開滿了燒鵝餐館,人稱“燒鵝街”
街上招牌林立,似乎想要模仿香港街頭,橫的、豎的,紅色和黃色交替相間,有一家的招牌還模仿了澳門葡京賭場的彩色標(biāo)志。

古井與南宋滅亡之地崖門相近,而古井燒鵝也有一個與之相關(guān)的美麗傳說。
宋元崖門海戰(zhàn)之后,南宋朝廷滅亡,宮廷中一樣制作燒鵝的御廚待著女兒套到了仙洞村,轉(zhuǎn)而做起小生意,開燒鵝點,御廚的手藝高超,燒鵝遠(yuǎn)近馳名。
后來女兒嫁到了東岸的古井,也把老爹的燒鵝手藝傳到了古井,古井燒鵝由此開端, 算起來也是一道千年名菜。
還有一種說法,古井燒鵝改良自南京烤鴨,脆皮烤鴨在廣東就成了“脆皮烤鵝”。
宋末為躲避戰(zhàn)亂,人口發(fā)生了人口的大遷徙,江南的美食和烹飪技術(shù)也進(jìn)入廣東,并在當(dāng)?shù)剡M(jìn)行了改良創(chuàng)造,這也是有可能的。
如今在古井有好幾個以趙氏為主的村落,都稱自己是宋朝皇族后裔。

只不過,燒鵝并沒有迅速成為美食。
專業(yè)吃貨文學(xué)家袁枚在《隨園菜譜》中提到的“云林鵝”采用的是燜煮做法。對于“燒鵝”,他草草評論了一句“杭州燒鵝為人所笑”,是一道上不了臺面的菜。不知道這個杭州燒鵝是否做法與古井燒鵝一樣?
隨著廣州在清末成為通商口岸,新會人來到廣州,將古井燒鵝的做法傳入廣州,也造就了如今的廣式燒鵝,正式成為一道名菜。今日,來古井的游客多都是為品嘗燒鵝。
我們找了一家人多的餐館坐下,點了兩道特色菜:燒鵝和陳皮骨。
餐館服務(wù)員都是有些年紀(jì)的阿姨,應(yīng)對食客爆滿的場景有些措手不及。我們等了半個小時才上齊菜。

燒鵝皮脆肉香,但我本來就不好吃鵝肉,也吃不出特別的感覺。
另一道菜陳皮骨卻大大滿足我的味蕾,肉中帶著醇厚甘香的陳皮味,芳香撲鼻,這種味道我是第一次吃到。
而后,我又把鵝肉沾上從排骨落下的陳皮碎,自己創(chuàng)作了更好吃的“陳皮燒鵝”。
最后,陳皮,也是新會的特產(chǎn)。
陳皮稱寶集久益香,稱寶集新會陳皮/柑普茶微信號(cpzj500)
此文由 【陳皮】新會陳皮_小青柑柑普茶_正宗新會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編輯,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首頁 > 陳皮 » 比起古井燒鵝,我更喜歡吃新會陳皮骨
江門新會的陳皮排骨,我一個人可以干
小青柑怎么泡、帶你認(rèn)識新會特產(chǎn)小
地道新會特產(chǎn)---陳皮普洱茶
陳皮是指?陳皮的食用方法
新會特產(chǎn)---廣陳皮介紹
江門新會特產(chǎn)---陳皮普洱茶
最常見的四種陳皮的吃法
新會陳皮的吃法食用、保存、陳化鑒
幾種陳皮的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