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柑因產地和樹齡不同,曬皮量還是不同的,一般來說,一百斤新會柑曬皮量在4-6斤,樹齡短的比樹齡長的出皮量大,沖積平原地帶也就是水田種植的柑比山地柑出皮量大,如果是正宗新會梅江柑,100斤曬皮5斤以上是不成問題的,除了樹齡及種植條件,100斤新會柑開多少陳皮還和成熟度有關,二紅低,大紅高。

水田種植生長
現在茶枝柑的嫁接技術流行于80年代初,大部分都是紅檸砧木嫁接的,當時為了提高生產量,增加單果重量而選育的,普遍出產的果實都比較大,到完全成熟時,單果的重量普遍達150克。新會地區主要以水田種植為主,容易受河道汛期或者雨節影響,而紅檸相對適合這樣的環境,根系也相對發達,隨便種到房前屋后都可以,本地人謂之“粗生”,就是容易生長的意思,而且抗病害強,對某些病害有抵御能力。特別適合水田生長,因此具有果大、皮厚、產量大的特點
既然有果大、皮厚、產量大、生長快的特點,那么出皮率也是最高的,一般100斤新鮮柑果能出約5斤的干皮(一般是平均20斤果出一斤成品皮),果皮帶輕微的檸檬酸香,皮質略帶少量的苦,但能化甘(潭江流域以外的產品苦不化、鎖喉嚨),優質的產品,陳化后以甘香方向為主,略帶酸苦低,至于各指標的高低,是根據種植的地方土地的肥沃程度,還有種植技術決定的,要進行經驗性選擇的。現在以正宗新會陳皮算,市場上大部分都是這品質的產品。

合丘陵地帶生長
另一種是酸橘砧木,酸橘適合丘陵地帶生長,對水份的要求稍低,干旱地是適合種植的,所以在一般地勢稍高的地方種植的。以酸橘為砧木的茶枝柑個小皮薄,樹勢力比較弱,稍有水淹就會根部潰爛,而且它的果小,賣相不好,肉偏酸,經濟性比較差,在潭江流域地區也是比較難管理的,只有小范圍種植。
這果皮的皮質厚重,陳化后yao香明顯,但成皮率太低一般100斤新鮮柑果能出約4斤多點的干皮(一般平均25斤果才出一斤成品皮),導致很多陳皮商都不愿意收購鮮果開陳皮,當然也得對種植和果品的測試才收的,雖然如此,可這樣的皮還是相當難得的。
陳皮稱寶集久益香,稱寶集新會陳皮/柑普茶微信號(cpzj500)
此文由 【陳皮】新會陳皮_小青柑柑普茶_正宗新會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頁 >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 100斤柑能曬出多少斤皮?新會陳皮出皮率是多少
古人也辨真假!盤點有關新會陳皮的書
滄海桑田之變,造就新會陳皮之質!
歷史長河下的新會陳皮種植區域、
非新會陳皮,福建陳皮長啥樣?
新會陳皮正不正宗,多想多看多對比
“油室”是陳皮行業中的術語,新會陳
新會陳皮散發芳香撲鼻的香味,是其獨
新會陳皮炮制技藝是什么?怎么制作
新會陳皮的種類細節等級劃分,你了解